十九章   是非正邪 
    押沙龍死了,他帶來的戰亂雖然平息,但因而出現的是 
是非非,正正邪邪的事卻接踵而來,人性的真相表現無遺。 
一.情與理   (v.1-8) 
    親情與理性的矛盾在押沙龍死後立刻出現。 
    親情(v.1-4)。大衛蒙著臉,不斷的哭喚「我兒押沙龍, 
押沙龍我兒」,這是親情。兒子即使不好,但畢竟是兒子, 
親情總還在。眼見愛兒死了,雖是他咎由自取,但自責和惋 
惜,是為父為母的天然心腸。哀喚兒名,親情難掩,叫人心 
酸。 
    道理(v.5-8)。約押見軍兵暗暗的進城,如戰敗的軍旅, 
於是進去諫王。這是道理。約押講的都是實在的,軍兵的感 
覺都會如此。可是聽在大衛的耳中可不是味道,以至想換掉 
他(v.13)。 
    親情與道理之間常出現矛盾。取捨之間的拿捏可真不容 
易。約押講得溫和點也許比較好,可他是個心狠手辣,殺人 
不眨眼的人,不會為大衛設想。 
    大衛與約押都有不是之處﹗ 
二.親與疏    (v.9-15) 
    親疏的矛盾也在押沙龍之死浮現出來。 
    以色列人知道在歸附押沙龍叛變一事上做錯,故發起要 
迎接大衛回來作王(v.9-10)。大衛此時通知猶大家的人不要落 
在人後(v.11),並且答應替換約押,以爭取民心(v.13)。 
    這是近親與遠親的問題,是親疏有別。 
    押沙龍一役,大衛見以色列人多歸順押沙龍,參與叛變, 
使他心存戒意,覺得還是同族可靠,於是有此舉動。此一動 
作做成親疏遠近的分別(v.40-45),更種下了南北分裂的陰影。 
    親屬雖然較可靠,較能同心,但是,用人唯親,卻也非 
大眾之福,因為一個團体,一個國家是屬大眾的,總不應, 
亦不能由一家獨包,獨攬。今天許多社會國家有亂象,都是 
用人唯親的結果。 
三.正與邪    (v.16-39) 
    押沙龍事件,將人性的正與邪清楚的顯示出來。 
    奸邪的人(v.16-123)。示每和洗巴明顯是奸邪的人。他們 
大擺場面(v.16-17)﹔他們刻意服侍(v.18)﹔示每更是前倨後恭 
(v.19-20),叫人噁心。大概凡是喜歡擺場面,排場以討人歡 
喜,打恭作揖,刻意奉迎的人,我們都當加以留心,免得中 
了他們的奸計。 
    忠心的人(v.24-39)。從米非波設的裝束(v.24),並且對大 
衛無求,任由處置的態度看來 (v.28-29),他對大衛忠心,不 
是背叛的人。可惜大衛不察,誤會了他。精明的大衛在這事 
上做錯了。 
    巴西萊更是由始至忠都對大衛忠心耿耿。他曾雪中送炭 
(v.34),給大衛無比的安慰。他不但無貪求,還為大衛預備使 
用的人(v.37)。 
    正人君子常是一些無所求,實際地幫人解決需要的人。 
我們要懂得分別,免得正邪不分,做成大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