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章 自討苦吃
    有的時候,人的煩惱,痛苦是自己找來,自己惹來的, 
是因自己的錯誤而做成的。 
一.大衛的善意        (v.1-2) 
    「大衛說﹕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 
嫩。於是大衛差遣臣僕,為他喪父安慰他」。這明顯是大衛 
良善的心意。 
    什麼時候拿轄恩待過大衛,聖經沒有記載。但是人對他 
好,有恩惠,大衛總是記得,有機會的時候,他總想辦法回 
報。這是好事,是對的事。 
    我們總要對人存一顆良善的心才好。 
二.哈嫩的惡心        (v.3-5) 
    可是大衛的善意換來哈嫩的惡心。 
 1.誤解    (v.3) 
    「大衛差人來安慰你,你想他是尊敬你父麼﹖他差臣僕 
來不是詳察窺探,要傾覆這城麼﹖」(v.3)。他們誤會了大衛 
的善意,用惡心去解釋大衛的用意。 
    人與人之間的磨擦,爭鬥和痛苦,往往是因誤解別人的 
用意而起。人常用自己的惡意去解釋別人的用意。 
    亞捫人為什麼會這樣想,聖經沒有交待,也許是因為過 
去的歷史傷痕吧。早在掃羅時代,拿轄就曾跟以色列人打過 
仗,並且被打敗 (參撒母耳記上十一1-11),他們對以色列人 
沒有信心,常不懷好意。 
    人常紏纏在過去的痛苦中,用過去的仇怨來解釋別人的 
一切,因而做成許多不必要的誤會,加深仇恨。 
 2.侮辱    (v.4-5) 
    「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,又割斷他們下半 
截的衣服,使他們露出下體,打發他們回去」。這明顯是侮 
辱。 
    惡意往往引至行動,而且是叫人難堪的行動。 
    怨仇越結越深,往往就是因為採取了使人難堪的行動。 
如果沒有行動,也許事情比較容易解決。 
三.決戰沙場       (v.6-19) 
    戰爭是這次侮辱不能避免的結果。 
 1.亞捫人結集     (v.6) 
    亞捫人知道大衛憎惡他們,就聚集大軍預備和大衛打仗。 
原來是亞捫人先準備打仗,倒不是大衛挑起這次戰事。作惡 
的人往往心虧,採取預防行動,怕人報復。 
 2.以色列人得勝    (v.7-19) 
    兩軍接戰,結果以色列人大獲全勝。 
    第一,是因為眾志成城(v.7-15)。他們受不了這樣的侮辱, 
決心要為國家,民族作大丈夫,作剛強的人(v.12)。他們彼此 
相助,互相照應,結果得勝。 
    第二,是因為大衛親自出征 (v.16-19)。亞捫人第一役戰敗 
後,再招聚大軍來犯,大衛就親自出征。君王臨陣,士氣更大 
振,於是大獲全勝。 
    是的,得勝在乎合作,團結。若果各自為政,散沙一盤, 
即使軍隊更精良,還是不易得勝。 
    是的,得勝也在乎士氣。如果作領袖的身先士卒,親力親 
為,就必容易得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