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章 錯而不改的人性
        墮落的人性中有一樣最可怕的,就是錯而不改。錯而不 
改造成更大的錯,甚至不可補的錯。 
一. 一線曙光  (v.1-11) 
        基比亞人所犯的大惡,引起以色列全國的共憤,齊起要 
對付這惡。 
        他們齊心對付罪。經文三次說「他們如同一人」(v.1, 
8,11)。又說「從但直到別是巴,以及住基列地的眾人都出 
來」(v.1)。這就是齊心的表現,齊心對付這罪。那時的人雖 
然任意而行,但對於這次事件,人人都認為是大惡,非對付 
不可。 
        他們決心對付罪。他們一下子聚集了四十萬士兵,並且 
誓言不對付這件事,決不回家(v.8)。 
        這是人性的一線曙光,人性還未完全泯滅,還有恨罪的 
一面。什麼時候人都認識到罪的可惡,都願同心去對付時, 
人是有希望的。 
        但願我們常有敏銳的心,認識罪的可怕和可惡,常警醒 
對付。 
二. 不肯認錯  (v.12-16) 
       可惜的是,人性裡常有不肯認錯,不肯改過的劣性。 
  1. 便雅憫人不肯聽從。他們不肯聽從弟兄們合理的要求, 
將犯罪的人交出,他們不肯認錯。 
        我們奇怪,明明是件錯事,為什麼他們不肯聽弟兄的話 
呢?人不肯認罪常有以下的原因: 
        面子作怪,愛面子是人不肯認罪的原因。 
        護短作怪,注重親情過於真理使人不肯認罪且包庇罪。 
        被人唆擺,認為以色列人用四十萬大軍是來欺壓,以大 
欺小。匪徒的挑唆,將事情變為族群化,政治化,利益化。 
於是事件被歪曲,一錯再錯。 
   2. 便雅憫人點兵。他們集結兵力,共有二萬六千七百人,都 
是能征慣戰的人。也許是這樣,他們自恃有足夠力量去和以 
色列人周旋,於是大戰一觸即發,問題陷於僵局。 
        自以為還有能力,還可以一博,是人不肯認罪的另一重 
要原因。 
三. 悲慘收場  (v.17-48) 
       談判破裂,戰爭爆發,傷亡慘重。 
       首二日,以色列人死四萬人(v.21,25),便雅憫人也死 
千一人。便雅憫人果然利害,以寡敵眾還可大勝,怪不得不 
肯認錯。 
        第三日,便雅憫人死二萬五千人,只剩六百人死裡逃生, 
幾乎滅族。 
        不肯認錯,必帶來更大的錯,傷害更大。便雅憫人受大 
傷害,自不在話下,是必然結果。可憐以色列全國也死四萬 
零三十人,受傷人數沒計算在內,這是連累。罪不但害了自 
己,更連累別人,使無辜人平白受害,這是最大的悲劇。 
若早早認錯,交出罪犯,就不致有今日的光景了。可人就是 
沒有這種智慧! 
        主啊!求你幫助我們不犯罪。 
        如果我們犯了罪,求你使我們有顆認罪悔改的心,不要 
一錯再錯,以至累己累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