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民数记――神的脚步】
基督徒跟随神脚步的引导,在行走灵程中认识神,认识自己。
大纲:
一、西乃山神预备子民的行程 一章~十章10节
二、从西乃山到迦底斯巴尼亚的行程 十章11节~十四章
三、38年漂流的点滴记载 十五~十九章
四、从迦底斯巴尼亚重新起程到摩押平原 廿~廿五章
五、进入应许之地的准备 廿六~三十六章
一、从行程前的准备,看见神的呼召主宰:
1.(一章)计数20岁以上能打仗的人,看见基督精兵的身量。
2.(二章)各营联结,看见宇宙教会的地方性。
3.(三~四章)特选利未支派的事奉,看见神与敬畏祂的人亲近。
特选的起因:击杀拜金牛犊的人,挽回神的怒气(参出卅二26~29)
摩西的祝福(申卅三8~9),神称赞利未人敬畏祂,惧怕祂的名(玛二4~9)。
4.(五章)从洁净的营,看见摸圣工的原则:
大麻疯有罪的,漏症新生命不长的,摸死尸与世界、撒但、肉体有份,不活出生命的,都不能事奉面见神。
对付罪,赔偿亏负人的,淫乱的刑罚(林前六18)。
5.(六章)从拿细耳人条例,看见奉献者的原则:
奉献是甘心自愿的(参歌二7)。离弃世界归向神,远离属地的享受酒;留长发服神权柄,为主受羞辱(林前十一4)。不近死尸,不有份于世界、撒但、肉体。
在奉献的日子犯罪,神都不纪念不算数;在神旨意中才算数(诗九十12)。神使用他时,献燔祭全然奉献;赎罪祭认罪悔改;平安祭与神和好合一;素祭活出基督生命;奠祭为主而死;摇祭接受神的恩赐,分别为圣,单事奉神。
6.(七章)行程前的奉献,看见积财宝在天上(太六20)。
7.(八~十10)圣殿作工原则,看见事奉的圣洁:
点灯发光不息,教会见证基督是永恒不断的。
事奉前除罪水,剃头刀刮全身,不留点滴罪恶纔能摸圣工。
守逾越节,看见纪念主的死。
云彩覆幕,看见受圣灵管治,不能任意妄为。
银号,看见顺服天上的呼召圣灵的引导而行动。事奉的根基在于基督的救赎,锤出来是基督经过痛苦的死打而产生一个身体教会。
一切事奉由神发动开始,一切事奉过程依靠神的能力,一切事奉的结果荣耀归于神。
二、从西乃山至迦底斯巴尼亚的行程:
1.(十11~36) 云彩上升,圣灵开路,各按各职事奉,开始行程,约柜领前,仇敌四散。
2.(十一1~3) 众百姓怨言,看见人反叛的本性,神是烈火,中保代求,挽回神的怒火。
3.(4~35节)从肉体的贪欲,看见人无法追求天上的事。
4.(十二章) 从米利暗,亚伦野心领袖欲,看见人罪性的自高,抵挡神的权柄而犯罪遭罚。
5.(十四章) 从探子报恶信,看见站在神立场的洞察与站在己立场的短见,关键在于另有一个专心跟从主的灵,藐视神或尊重神的心态是关键,一生果效是由心发出(箴四23)。时时不忘主问:你们的心如何?(路九55)。
(十四22)试探主十次,原因是为己活,不愿为主而活。
列出试探主的12次,警戒我们末世的人:
(1) 胆怯不信任神,怕法老(出十四11~12)。
(2) 不愿喝苦水,贪享肉体舒服(出十五23~24)
(3) 留恋世界的肉,不喜欢天上的粮食(出十六2)。
(4) 为明天忧虑,不信任神的应许天天供应新鲜的生命之粮(出十六20)。
(5) 贪图肉体的享受,不愿在行程上出代价忍受干渴(十七1)。
(6) 不信任神的应许,弃绝神,回到世界敬拜鬼魔,金牛犊(出卅二7)。
(7)(民十一1~3) 不满意神的作为,发怨言,照私意来衡量神的作为。
(8) 留恋世界的肉贪享肉体的情欲(民十一4~6)。
(9)(十四章) 报恶信,搅动人的心回世界去,为己利益放弃神的道路。
(10)(十六章)可拉叛党领袖欲的野心。
(11)(廿10)因无水喝,留恋世界,惹动摩西重钉主于十字架,不得进迦南。
(12)(廿一4) 路难行,不愿走舍己背十字架的路而攻击神。
三、漂流的开始:
1.(十五1~31)从晓谕在应许地献祭条例,看见事奉的人与事奉的原则。
2.(32~36节) 从安息日的捡柴必死,看见事奉不从神而来的任意妄为的惨局。表示神的挽救的蓝色细带子,时刻记住属天的地位,不随从己的心意、眼目、行邪淫,竭力与主联合,运用向己死、向神活的能力。
3.(十六~十七章) 从可拉叛党,看见擅自专权惹动神的忿怒。铜香炉包坛,神在背道的人中得着供献(诗六十八18)。从亚伦发芽的杖,看见神拣选的印证是复活生命的事奉。生命是事奉的基础,事奉是生命的发表。凡不从生命发出的事奉都是死亡。生命身量大,事奉能力强。
4.(十八章) 事奉的圣洁与赏赐,得父神喜悦(约十二26)。
5. 从红母牛的灰,看见一次永远的救赎,主钉在十字架只有一次。主的血永远有功效,不需要重新得救(来六6).纯红是流血。无残疾是圣洁无瑕疵.无负轭,是无人工。母性是主观的真理。香柏木,牛膝草等是属人的,都与主同钉死。
需认罪的事:摸死尸,没有生命交通,腐败的光景。敞口的器皿,向世界开门,不进入基督里的交通。摸坟墓骨头,生命关闭枯死的光景。教会是无瑕疵的,凡污秽的犯罪必赶出教会。
四、经过38年漂流,回到迦底斯巴尼亚向摩押平原
1.(廿1)从米利暗死,半年后亚伦死,第40年摩西死;看见先知,祭司,律法都不能使人进入救恩,唯有约书亚预表的耶稣基督纔能赐给人生命进入救恩。
2.(2~13节)摩西第二次击打盘石,藐视神的命令,把主耶稣第二次重钉十字架,不得进入迦南。取神的杖,乱用神的权柄,领袖犯罪,神仍祝福百姓使他们有水喝。
3.(廿一4~9) 从杆子上的铜蛇,看见耶稣钉十字架的意义。无罪的成为罪身的形状(罗八3),为全人类受审判,人只须仰望祂就必得救。看自己的伤口无拯救之路(赛四十五22)。
4.(廿三~廿五章) 从巴兰先知贪爱不义之工价而说出神的话,看见生命跟不上恩赐的事奉,如同神叫驴子开口,生命幼小恩赐很大,本身受亏损。会众仍得听见神的话。
五、进入应许地的准备:
1.(廿六章) 第二次计数,事奉神的人有多少。
2.(廿七1~11)西罗非哈的女儿看重神的产业,不放弃这权利。
3.(12~23) 设立约书亚率领进入救恩迦南之地,预示救主耶稣的来到,律法的终极是基督。
4.(廿八~廿九章) 又嘱咐事奉的祭和节期。
5.(三十章) 许愿之例,看见受神管治约朿的实行。
6.(卅一章) 杀米甸人,除灭巴兰与神的仇敌世界、撒但、肉体。
7. 二支派半停留在约但河东,不愿向前最终首先被掳,在以色列王比加年间,亚述王先夺河东地(参王下十五29)。
8.(卅三1~49)计42站行程,回忆神的脚步。
9.(50~卅六章) 分产业的地界与人,设立逃城,看见神对每个人量定地界,是座落在佳美之处(诗十六6;徒十七26)。主是我们的逃城,祂流血使我们得释放。―― 张向晨《圣经六十六卷》
【名称】『民数记』(Numbers)这个名称,是从希腊文的Arithmoi,再由拉丁文的名称Numeri转变过来的。希伯来文的名称是『在旷野』("In the Wilderness"),根据拉比(The Rabbis)的意见,它是这卷书开始几句中最重要的一个词(在希伯来文中,『在旷野』是一个字)。传统上称呼这卷书为民数记,是从书中出现人数的表格而得名的,虽然这些人民的数字表在书中并非最重要。从书中有关人口(一1~四49,廿六章)及在第七章十至八十三节、廿八章一节至廿九章卅八节、卅一章卅二至五十二节中找到的表格,可见主要的调查方式有两种。——《每日研经丛书》
【卷名】《民数记》是摩西五经的第四卷。卷名来自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Arithmoi,英文译名Numbers则转译自拉丁文Numeri。希伯来人称该卷书为 Bemidbar,意为“在旷野”。
【作者】自古以来,大多数信徒认为五经系摩西所著。《出埃及记》记载了摩西的早期生活、蒙召,被托以神圣的使命,以及被百姓接受为领袖。《民数记》则表现他为一位成熟的领袖。他与百姓一同经历的艰难险阻,使他成为最适合记录这些历史事件的人选。没有其他的作者写过五经这样的书。摩西作为其作者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。
【历史背景】《民数记》是很有价值一卷书,因为它详细记录了以色列人旷野时期的历史。这段故事仍能激起今日每一个真实信徒的信心。通过这部不偏不依的记录,我们可以熟悉希伯来人在摩西领导下的生活和际遇。这位天才的作家在圣灵的感动下挑选编排了他的材料。摩西不仅是一位能干的领袖,在上帝的引导下把以色列人组织成一个紧密的,经得起时间和苦难考验的宗教团体,而且出色地记叙了希伯来人的历史和特点。我们从《民数记》中可以看到出于灵感的叙述,和无法轻易抛弃的历史可信性。
本卷语言规范,采用标准的古希伯来语文字,与公元前330年左右的文本基本一致,很少有抄写的错误。某些文稿之间略有差异,但无关紧要。学者们所推定摩西在圣灵感动下采用某些材料的年代,充其量只不过是大致上假设的时间。
【主题】五经前几卷叙述了以色列先祖的历史,从创世一直到在埃及地为奴,出离埃及,行进到西乃山,《出埃及记》就写到这里为止。《民数记》一开始,就是在西乃统计男丁,并记载了《利未记》所没有列举的一些律例,叙述了从西乃山出发,在旷野里流浪,到达摩押平原,最后又是一系列律例。
这是一卷充满生命力的书,在整个历史中供应人类属灵生活的需要。其主要宗旨就是高举耶和华为至高,圣洁,尊贵的上帝,祂看顾自己的选民。在选民奇妙的行程中,发生了可拉,大坍和亚比兰出于自私目的的叛变。当时的百姓发怨言,失去耐心。本卷突出表现了摩西,米利暗,亚伦,巴兰, 亚伦的儿了们等宗教领袖的优点和缺点。本卷最后点出摩西为上帝所拣选作祂子民领袖的崇高地位。
耶和华的居所是在祂的百姓中间。祂为他们所作周密的安排,与杰出的个人,祭司和利未人有关的感人事件,均在本卷生动而出色地描述出来。这些人物组成上帝所设立的警戒线,使怒气不落在会众身上。本卷的描述对今日的教会有着很重要的宗教价值。它是以上帝住在祂子民中间这一历史事实为依据的。
【纲要】本书实际上是关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民族,在上帝的指引下的一次朝圣旅程,而其中所记载的事件和所反映的史实,随故事的拓展,可以分成三个部分。这里称它们为以色列民族和在旷野的试炼;以色列民族和调整适应的试炼;以色列民族和定居迦南的试炼。更进一步,这里有三个一般的地理区域,包括西乃;迦南南方;摩押和以东。——《每日研经丛书》
【目的】创世记叙述以色列人的先祖如何蒙神拣选;出埃及记则指出以色列人蒙神救赎,在西奈山与神立约,愿意绝对顺从神;利未记进一步解释选民应如何守神的诫命,作神的圣民;但是,民数记却让我们看见选民刚离开西奈山便违背神,卒导致在旷野漂流三十八年之久,等这一代人死了,下一代人才可进入应许之地。
当摩西写民数记时,出埃及那一代可能已全部死光;摩西撰写本书警告新一代,他们若是像上一代违背神的诫命必被刑罚;惟有遵守律法才会蒙福。对于今日的信徒,民数记中的选民亦是前车可鉴,千万勿像他们一样背逆神。──《新旧约辅读》
【六十三、何谓民数记?作者是谁?(民—1~3)】
答:1 民数记The Book Of Numbers,希伯来文作[在旷野中],即旷野流浪记之意。本书为摩西五经第四卷,历述以色列百姓在旷野漂流四十余年的经历。书中二次数点核记民数,首次在西乃旷野(一章),末次在摩押平原(廿六章),遂称为民数记,以示亚伯拉罕子孙繁衍之盛况也 。
2 本书为摩西所著(生平参一题),系接续利末记后。两书之间并无间隙,书中内容部分为历史,部分为律法,记述游行、战争、服务和失败。按预表说,讲到工作与行为,起自西乃旷野,终于摩押平原。历时卅八年又十个月,约在主前一四九○—一四五一年间,(参民—1,卅三38,申—3)。诚然是选民以色列人一部伟大旷野漂流旅行记,为今日信徒蒙恩得救以后灵程道路之写照也。── 李道生《旧约圣经问题总解(上)》
【民数记以及整本旧的圣经所记载的统计数字是否可信?】
民数记一至四章及二十六章记载了两次人口统计所得的数字,有某些学者怀疑这些数字的可信性。两次核民数,都显示出成年男子约有六十万,还未将他们的妻儿子女计算在内;然而,西乃旷野的干燥环境,实在很难维持如此庞大的人口于其上生活。因此,以色列十二支派逃离埃及,我们若要使他们的人口资料符合当时的历史及环境,就必须把他们的数目减至二万左右,才可与当时的客观情况相符。迈敦厚(G.Mendenhall,JBL 77[1958]:52-66)、布赖特(John Bright,History of Israel,[Philadel Phia:Westminster,1959],P.144)及罗拔克拉克(R.E.D.Clark,Journal of theTransactions of the Victoria Institute 87[1955]:82ff)都认为民数记中翻译成「千」字的希伯来原文,其意思只是「家族」罢了。虽然更理逊通常都以保守的态度解释圣经,但他也否定民数记数字资料的真确性,而认为这些数字只表示了相对的数值,代表各支派之间的人口比例。
翻译成「千」字的希伯来原文是'elep,这字的源起可能与「粗壮的人」有关。综观所有希伯来经文,虽然'elep没有明显代表过「家庭」或「家族」的意思(参Brown-Driver-Briggs,Lexicon,pp.48-49),但与此字有关的另一字'allup却可解作「领袖」、「一千个士兵的指挥官」。此外,有几段经文用了双数的写法'lapi,表示了由支派细分出来的部族(参Koehler-Baumgartner,Lexicon,P.57)。若要建立起一个减低十二支派人口的理论,上述证据实在异常脆弱。不过,假如我们将民数记中有关核民数这几章内的lapim翻译成几个家庭的组合或「家族」,也可以将以色列民中可以去打仗的男子数目减低至三万人。这样,当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期间,就只需要维持较少的人口。究竟有何支持或反对的论证,以下有详细的陈述。
根据民数记经文,有某些决定性的困难,足以令减低十二支派人数的理论不能成立。第一项经文上的证据:当经文用了lapim这个字后,接着便是me'ot(「百」),然后有十位及个位的数字。民数记一章二十一节记载流便支派成年男子的数目,这是有关人口的第一个记录,原文是:sissah wearbaim 'elep wahames me'ot(照字义翻译是「四万六千五百」)。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无理由说在整个数字里'elap的意思是四十六个家族(或家庭)及五百人。这数字显然是46,500。另一方面,我们可以看看在旷野期间,以色列人为建会幕的银子共有「一百他连得并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」(参出三十八25),每一个成年的以色列男子,都要献半个舍客勒。一他连得有三千舍客勒,因此,一百个他连得并一千七百七十五舍客勒这数目,确实由603,550的半个舍客勒组成(根据民三32,这是以色列成年男子的数目)。此外,出埃及记十二章三十七节亦肯定了这数目的真确「步行的男人约有六十万」。由上述论证看来,民数记有关人口资料的经文没有翻译错误,亦没有显出在经文流传过程中被窜改了。
有人认为西乃旷野的资源有限,不足以支持二百万或更多的人口于这区域内漂流四十年;这个反对理由是异常真确的。然而,持这个理由的反对者忽视了五经明确地指出的事实;以色列人没有依赖从西乃旷野天然资源而得的食物及泉水。五经指出,以色列人于旷野漂流期间,透过神奇的方式,从上天获得吗哪,从盘石获得泉水。以云柱及火柱带领以色列人走旷野的神,亦因他们的缘故,以超自然的方式供应他们日常饮食。撇开这方面不谈,若以色列人倚靠旷野的天然资源维持生命,那么,三万人和六十万人一样,很快就会在旷野饥渴而死。因此,又借着将以色列人的数目减低,使人数乎合当时的环境,却忽视了神迹的因素,这是极愚笨的行为。
我们现在处理的,是神迹可能性这问题。综观整本圣经,从第一章至最后一章,都记载着神迹。圣子道成肉身,成为拿撒勒人耶稣;若脱离了这个神迹,信徒就没有福音可传,而根本也没有加略山上的十字架可以相信了。事实上,我们毋须因为圣经有记载神迹而烦忧,因为由起首至结尾,圣经的先设都是神迹。假如其中所记的神迹从未发生过,那么,圣经就太不值得相信了,因为它是人类幻想力的另一个例子而已。由此看来,假若圣经中的一段插曲是基于神迹而写成,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提出有效的反对。若我们已预设了神迹无可能发生来重新解释某一段经文,并基于此而提出自己的论点,这所作的一切都只有枉废心机了。
民数记三章四十二至四十三节记载:「摩西就照耶和华所吩咐的,把以色列人头生的数点了。按人名的数目,从一个月以外,凡头生的男子,共有二万二千二百七十三名。」这段经文显示出头生子的数目偏低,于是,有某些权威人士便据此为证据,质疑希伯来人的数目是否超过二百万之众。在摩西所带领的群众中,头生子当然远超这数目,比六十万还多。然而,当我们小心查察这件事的背景后,这个难题便迎刃而解了。
根据民数记一章一节的记载,以色列人走到旷野的第二年,摩西数点完十二支派及利未支派的男了数目后,神便命令摩西数点非利未支派头生子的数目,看看比利未人的数目超过了多少,目的是计算向亚伦及他的儿子缴交多少赎银。摩西数点的结果是,利未人数目比其余十二支派头生子约少了百分之十。根据民数记三章三十九节,利末人的数目是22,000,而非利未支派的头生子有22,273名(参民三43);后者比前者多了273名,而每人要献上五舍客勒作赎银。(这件事其实是所谓殿税的起源,直到现在,全世界的犹太人都有缴纳这种税。)
德里兹(Delitzsch)指出,缴赎钱这要求只可应用于出埃及后才出生的婴儿身上,却没有追讨的效力(参Keil and Delitzdsch,Pentateuch,3:9-13)。根据圣经记载,以色列可以打仗的男子共有603,550名,可能在一年或稍长的时间内,有19,000对新婚夫妇;假如他们之中,有些妻子有足够时间两次怀孕,而头生男婴的数目可能会有22,000名或稍多。这种推算,与经文记载22,273的确实数目非常吻合。
此外,亦有些学者根据出埃及记一章十五节,认为居住在歌珊地的希伯来人,人数不多。该节圣经记载,两个收生婆已足以为这小区内的妇人服务,替她们接生。这些学者的观点颇真实,假如当时真的有二百万人,那么,要有远超过两名收生婆,才可应付这小区的需求。今天的学者观察到这个事实,公元前八世纪的作者(诸如被假定存在的「伊典作者」[Elohist])当然也会察觉这个问题。若只得两个收生婆,要为三万个男人及其妻子服务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,更莫说是二百万个男人及其家庭的需求了。其实,埃及当时的情况显而易见,有一组的收生婆为歌珊地的希伯来人服务,而施弗拉及普阿是收生事务上的主管。我们很难想象全部收生婆向法老报告希伯来产妇的情形;与此相反,法老透过自己允准的监工,以达到控制希伯来收生婆的效果。我们知道古埃及政府有着高度层系性的架构,埃及文件中亦有「监工」这个字(埃及文的词汇是imy-r,意即「在(他的雇主或大地主)的嘴内」;根据埃及文件的记载,在埃及社会,差不多各行各业都有监工;他们负责向政府报告自己监管那行业的情况,并将政府的命令传达至他们所负责的区域。从上述证据看来,学者基于收生婆数目少而作出的论证,毫不真确。
另一个使人质疑的地方,就是旷野移动的问题。依五经记载,摩西带领群众,在旷野由一处地方移动至另一地方;但引人怀疑的是,如此庞大的二百万人,如何有足够时间作出这移居行动。例子之一是出埃及记十四章二十一至二十四节,如此庞大的人口,如何能迅速地过红海(或作「芦苇海」)。根据出埃及记,当海水神奇地退向两边,与他们过海的地方有一段距离时,干热的东风刮了一整晚,便将海底局部地吹干(参二十一节);出埃及记十四章似乎显示出,海底干涸后,以色列人便过红海了。
可能是第二日的四更天(即上午三时至六时),埃及大军便追赶着以色列人过红海;于是以色列人便仅仅有二十四小时来过海了。当以色列人前进时,假如他们依着某些公路来走,二十四小时当然不足够;然而,在当时的情况下,他们根本无路可循。(那会有大道直伸向海中呢?)前一天在那里扎营,就在那里过海,不需要排队走那一条路线,而只是脚踏起伏不平的红海海底。他们就像整个部队一起冲前,与敌军交锋;前线可能伸展至二或三里阔,包括人或牲畜。因此,他们毋须排队等候,不用浪费任何时间;整批人同时前进,就像走向前线与敌军交锋一样。假如实际情况正如以上所述,那么,过红海就没有时间上的问题了。
相同的解释,可应用于以色列人四十年旷野漂流期间每一日的旅程之中。夜间扎营,停留一宵,到了第二天起程上路了;假如以色列人要排成一长长的队伍,那么,先头部队出发了数小时,最后的人还在原地等候呢!我们从民数记第二章三至三十一节得知,以色列人要各归自己的??下,在本族的旗号那里,对着会幕四围安营;会幕的东南西北,各有三个支派,刚好组成一个四方形。于是,十二支派分布得像一支庞大的探险队伍,有中心点、双翼、前锋及后卫。遇到敌人时,他们毋须多久便来到前线与敌人交锋。在旷野里以色列人毋须四处寻找可走的路径,只是踏足于起伏不平的地带(假如地面崎岖),并尽量保持队形齐整。事实上,除了王道可能通过西乃旷野,此外别无路径了,纵使有的话,也只是车子需要沿路而行(不过,以色列人只有极小量的车子)。早上,当起行的号角吹响后,他们便同时出发,开始那一天的旅程。他们可以轻易地走十里路,牲畜及小孩也不会过劳;亦毋须排队等候出发。
在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的历史中,也有庞大的军队;高举理性的学者面对数量如此众多的兵士时,也采取怀疑态度。以下陈述几个例子;在玛利沙之役,犹大王亚撒以五十八万军力,抵抗古实王谢拉的入侵,而谢拉拥有由一百万人组成的军队(参代下十四8-12)。回溯至大卫的时代,在主前十世纪初叶,北面十支派有八十万军兵,犹大则有五十万;合起来共有一百三十万。亚哈斯统治期间,以色列王比加一日杀了犹太人十二万,还俘掳了二十万人(参代下二十八6-8)。现在学者怀疑历代志所记庞大数目的真确性,他们认为历代志作者出于热诚地希望荣耀以色列过往的历史,于是时常将数目夸大。
为要回答某些学者对于圣经统计资料的怀疑,下文陈示我们观察所得的几个结果。
1 古代的作者存活时间只与他记载事情的发生时期相隔数百年,甚至与那些事情并存。然而,现代的怀疑者已与圣经相距了三千年以上;由此看来,古代作者似乎更能掌握事情的真相。
2 我们现在用以衡量某事情有可能或无可能发生的标准,若建基于一个假设——不常见的事永不会发生,那么,这些标准根本无用。看似没有可能或极不寻常的事情,事实上确有发生;因为,历史所教导我们的,是在过去最常发生的事情。
3 基于近来的观察和经验而作推论,可能导至完全错误的结果。若只从公元五百年以来圣地的气候状况,而假设这块地方从未有比目前的土地更肥沃的条件,并因此而认为这地区不能支持较早时期于其上生活的庞大人口;这样的推断是毫无保障的。考古学及地质学上的证据显示,自从公元前三千年以来,这地区的降雨量极不稳定。公元一世纪亚历山大的天文学家托勒密(Claudius Ptolemaeus)记载的天气日志,显示了在他那时候,埃及夏天的干燥期比现时为短,雷雨较现时大,冬天时的北风比现时的强烈而盛行(详参Denis Baly,Geography of the Bible,rev.ed.[New York:Harper,1974],p.66-67)。考古学及地质学证据显示,公元4500至3500年间,中东地区的气候干而热:3500至2300年间气候温和,有较凉快及湿润的气候;其后,有300年干旱期(圣经也记载亚伯拉罕下埃及);由公元前2000年开始,又有较温和多雨的气候,虽然在这地区的人类活动增加,致使显示雨量变率的证据受到干扰而不大明确(见前引书,页68)。上述气候数据显示,圣经中常见的形容语句「流奶与蜜之地」,是指公元前十五世纪迦南地的情况,那时应是摩西的时代,而非上溯至亚伯拉罕存活之时。因为气候温和及湿润,巴勒斯坦成为肥沃的可耕地,物产丰富,因此,可以支持庞大的人口。
4 另一些古代资源亦有提及,在特别重要的军事行动中,会包括数量庞大的军队。埃及在这方面的记录无大帮助;第六王朝的伊尼(Uni)刻文记载,彼拜王一世(King PepiI)派遣往亚洲的远征队有「很多万(十千)人」(Pritchard,ANET,p.228)。杜得模西士三世记录米吉多之战时(约主前1468年),却没有记载有多少埃及军队(同前引书,页238)。兰塞二世为歌颂推崇自己而作的加低斯之战的记录,也是一样,在这次战役中,他成功能阻止赫人军队继续向南推进。然而,他只记载此次战役兵分三路,却没有记多少军队(见前引书,页255-56)。至于亚述方面的文件,亚述王似乎从未记述己方的军队有多少,而只提及他杀死或俘掳的敌军的数量。在夸夸之战中,亚述王于主前853年与便哈达及亚哈作战,亚述王撒曼尼色三世记载Adadizri(他用这名字称呼便哈达)有二万步兵及一千二百骑兵及一千二百辆战车;亚哈有一万步兵及二千辆战车;哈玛王亦提供一万步兵,七百骑兵及七百辆战车(见前引书,页278-79)。除了上述三个王的军队,还有九个国家的较少量军兵,都联合起来攻打亚述王;撒曼尼色宣称杀了一万四千个敌军,并追赶其余奔逃的人。他更记载自己在其他战役中,杀死二万九百个“Hadaezer”的战士(见前引书,页280)。主前七O一年,西拿基立攻打希西家及非利士联军,西拿基立的记录指出,他从四十个犹大城掳走二十万零一百五十人,将他们带往亚述境内(见前引书,页288)。回溯至主前七二一年,他的父亲沙根二世从撒玛利亚掳走二万七千二百九十个俘掳(见前引书,页285)。在大利乌一世贝希斯敦石(Behistun Rock)的刻文上,没有记录有多少波斯军队(约主前四九五年)。希腊的历史家希罗多德指出,当波斯王薛西回顾他入侵希腊时所率领的军队,「全地的军队共有一百七十万人」(Historia 7)。每一万士兵排列在一起,直至所有士兵都被点数过,就得出上述总数。海军方面,有1207只战船,还有来自埃及\基提(塞浦路斯)、腓尼基及其他濒海国家的特别分遣部队。主前三三一年的高加米拉之役(Battle of Gaugamela),可能是亚历山大大帝所参与的最大战役。据亚利昂(Arrian)的估计,在该战役中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率领了步兵1,000.000,骑兵40,000;亚历山大则以步兵40,000来攻打大流士(详参Charles Anthon,A Classical DictionaryContaining on Account of the Principal Proper NamesMentioned in Ancient Authors [New York:Harper and Bros1871],p.107)。
从上述证据可知,在一次重要军事行动中,古实王谢拉所率领的庞大军队数目,也并非不足为信(参代下十四9)。亚述从巴勒斯坦掳获极多人;由此看来,主前七及八世纪时巴勒斯坦地的人口颇稠密。因此,若从考古学发掘的遗迹而推断当时近东的人口稀少,这就是错误的观念。最近,学者从伊浦拉(Ebla)发掘出一组记有楔形文字的泥版,内中的记载使人感兴趣(已由G.Pettinato及P.Matthial出版,刊登于“Aspetti Amministrativi e Topografici diEbla nel III Millennio Av.Gr,”Rivista degli Studi Orientali 50 [1976]:1-30),其中一块泥版列出了主前二四00年的时候,首都内四个主要监督和长官。根据这些资料,我们可以估计到伊浦拉当时的居民约有260,000人(参看Heinrich von Siebenthal,Diekoniglichen Tontafelarchive von Tell Mardikh-Ebla,n.38。由Suzne
Ruckstuhl译成法文,刊登于附录四,G.Archer,Introduction a l'Ancien Testam,ent,Edition Emmaus[Switzerland:St.-Legier,1978],pp.570-85O亦参看G.Pettinato,“The Royal Archives ofTell Mardikh-Ebla,”Biblical Archeologht 39[2,19761:44-52)。上述发现结果,反映出約拿时代尼尼微城人口数目的可信性——「不
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。(意即婴儿及年纪老迈的人),暗指尼尼微大城当时大约有一百万名居民。
抱着怀疑态度的圣经批判学者,质疑旧约圣经所记载的数字的准确性;然而,上述古代证据正好将怀疑者的基础拆毁。与此同时,值得一题的是,在众多古代近东文件中,唯独希伯来文的历史记录了各次战役中兵士的数目。所以,若要将以色列及非以色列有关战争方面的文件加以比较,以期将战士的数目,或人口统计的结果加以对比参照,是很难实现的。因为没有与圣经历史年份相若,而记述同一事件的异教文件;故此,无可能将两者的记录加以比较。── 艾基斯《旧约圣经难题汇编》
【纲要】
一、准备出发(一1至四49)
1、营地的编制(一1至二34)
(1)统计以色列人(一1~46 )
(2)关于利未人的命令(一47~54)
(3)各支派营地的安排(二1~34 )
2、利未人的组织(三1至四49)
(1)祭司的家庭(三1~4)
(2)利未人代替头生的献身(三5~51 )
(3)利未人行军时的职责(四1~49)
二、仪文律法(五1至六27)
1、各种宗教法规(五1至六21)
(1)凡不洁净的不准进营(五1~4)
(2)赔偿和献祭之例(五5~10 )
(3)疑妻行淫试验之法(五11~31)
(4)拿细耳人的愿(六1~21)
2、祭司祝福之语(六22~27)
三、建立会幕和可拉事件(七1至十四45)
1、圣所崇祀的开始(七1至九14)
(1)族长献礼(七1~88 )
(2)圣所中的声音(七89)
(3)会幕中的灯(八1~4)
(4)洁利未人之例(八5~26)
(5)第二次逾越节(九1~14)
2、从西乃山出发(九15至十36)
(1)云彩遮盖帐幕(九15~23)
(2)银号(十1~10 )
(3)行军的秩序(十11~28)
(4)邀请何巴(十29~32)
(5)第一段行程(十33~36)
3、怨言和背逆(十一1至十四45)
(1)在他备拉犯罪(十一1~3)
(2)在基博罗哈他瓦犯罪(十一4~35)
(3)米利暗和亚伦的罪(十二1~16)
(4)探子的使命(十三1~33)
(5)百姓的背逆(十四1~45)
四、仪文律法部分(十五1~41)
1、献祭(十五1~31)
(1)献燔祭, 甘心祭, 献初熟果子之例(十五1~21)
(2)赎愆祭和误犯罪之例(十五22~31)
2、各种法规(十五32~41)
(1)干犯安息日者(十五32~36)
(2)衣边缀繸之例(十五37~41)
五、对于亚伦祭司职务的挑战(十六1至十七13)
1、可拉的叛逆和平息(十六1~50)
2、亚伦的杖发芽(十七1~13)
六、补充律法(十八1至十九22)
1、祭司和利未人的费用和酬劳(十八1~32)
2、红母牛之例以及死人的污染(十九1~22)
七、最后一段行程中的事件(廿1至廿二1)
1、从加低斯到外约旦(廿1至廿一9)
(1)争斗之水(廿1~13)
(2)以东人的蛮横(廿14~21)
(3)亚伦之死(廿22~29)
(4)阿拉得王(廿一1~3)
(5)铜蛇(廿一4~9)
2、走近迦南(廿一10至廿二1 )
(1)最后的进军和最初的胜利(廿一10~32 )
(2)战胜噩(廿一33至廿二1)
八、在摩押平原上发生的事(廿二2至廿七23)
1、巴兰的故事(廿二2至廿四25)
(1)巴兰的来到(廿二2~38)
(2)巴兰的预言(廿二39至廿四25)
2、摩西生平的最后事件(廿五1至廿七23)
(1)在什亭犯罪和报应(廿五1~18)
(2)以色列民第二次人口统计(廿六1~65)
(3)西罗非哈之女的请求(廿七1~11)
(4)约书亚继承摩西(廿七12~23)
九、补充律法(廿八1至卅16)
1、常年献祭之例(廿八1至廿九40)
2、女子许愿之例(卅1~16)
十、在约旦河东的胜利(卅一1至卅二42)
1、打败米甸人(一1~54)
2、二个半支派的定居(卅二1~42)
十一、从兰塞到约旦河(卅三1~49)
十二、最后的指示(卅三50至卅六13)
1、关于迦南土地的安排(卅三50至卅四29)
(1)占领圣地之例(卅三50~56)
(2)圣地的界限(卅四1~15)
(3)拣选分地之人(卅四16~29)
2、关于城市的安排(卅五1~34)
(1)分给利未人的城市(卅五1~8)
(2)逃城(卅五9~34)
3、女继承人的婚姻(卅六1~13)
——SDA圣经注释《民数记》
【民数记的划分】
一、就清楚玲珑而划分
1、旧的一代(一至十四)
2、过渡时期(十五至二十)
3、新的一代(二十一至三十六)
二、就其地理环境而划分
1、西乃山至加低斯巴尼亚(一至十四)
2、旷野飘流(十五至二十)
3、加低斯至摩押平原(二十一至三十六)
——巴斯德《民数记研究》
【本书两部分重迭的模式】
一、以色列民族和在旷野的试炼
1、西乃(一1至十10)
2、迦南南方(十11至二十13)
3、摩押和以东(二十14至卅六13)
二、以色列民族和调整适应的试炼
三、以色列民族和定居的试炼
——《每日研经丛书》
【教训的摘要】
一、上帝总是亲切而满心关怀的
二、上帝经常管教——这表现在两方面
1、当百姓背叛,埋怨上帝,或者只是怀疑祂的时候
2、当耶和华用试炼试验祂的百姓时,祂要求人顺从祂的旨意
三、上帝的旨意总要成就
四、上帝的爱、管教和目的都是神圣的
——《每日研经丛书》
【民数记大纲】
一1~54 在旷野
二1~34 以神为中心
三1~51 事奉神(上)
四1~49 事奉神(下)
五1~31 圣洁的事奉
六1~21 奉献的生活
六22~27 祝福
七1~11 敬拜与奉献
七12~89 神──关注
八1~26 蒙选召事奉神的人
九1~23 听从神得福
十1~36 银号──大众传媒
十一1~15 埋怨的结果
十一16~23 神对埋怨的处理
十一24~35 自私的危险
十二1~16 和谐团契的腐坏剂
十三1~24 为未来计划
十三25~33 两种眼光
十四1~12 胜过萎缩后退的秘诀
十四13~19 伟大主仆的美德
十四20~35 自招恶果
十四36~45 面对事实的正确态度
十五1~21 当守礼仪
十五22~41 圣洁生活的强调
十六1~24 面对嫉妒怨言
十六25~50 抗拒神的结局
十七1~13 真仆人的记号
十八1~32 祭司与利未人的职务
十九1~22 洁净之礼
二十1~13 错误的态度
二十14~29 接受现实
二十一1~9 仰望而得救
二十一10~35 面对仇敌
二十二1~14 灵命危机
二十二15~30 巴兰精神的活现
二十二31~41 神使我们清醒过来
二十三1~12 勇敢的见证
二十三13~30 蒙恩的写照
二十四1~25 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
二十五1~18 巴兰主义的再现
二十六1~65 再次作人口调查
二十七1~23 新领袖的兴起
二十八1~31 献祭的要素
二十九1~40 平静安稳的追求
三十1~16 遵守誓约
三十一1~54 公义的神
三十二1~15 勿安于现状
三十二16~42 守望相助
三十三1~56 赐恩看顾人的神
三十四1~三十五8 以信领受应许
三十五9~三十六13 坚固保障
──《新旧约辅读》
【民数记纲要】
一、西乃山下(一 ~ 十﹕32)
1.第一次数点百姓(一章)
(1)时与地
时间 -- 出埃及地后第二年二月
地点 -- 西乃山下
(2)数点的目的
a.数算﹐述说自己的家谱(2﹐18)
b.编组成军队(13)
(3)数点的标准
a.以色列人
b.男丁
c.廿岁以上
d.能出去打仗的
(4)负责数点者 -- 摩西﹐亚伦及十二支派首领(44)
(5)数点之后的编制
a.照各支派的家室与宗族数点
b.十二支派各有其首领作代表
c.数点结果根据安营顺序排列 -- 超越肉身关系
(6)利未支派不在其中(47-53)
a.利未人特特属神﹐另有其特殊数点(47-49)
b.利未人在行路时的特别职责(50-53)
(7)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﹐他们就照样行了(54)
2.各支派的安营(二章)
(1)安营的原则
a.各归本营﹐各归本纛﹐在本族的旗号下(1﹕52﹐2﹕2)
b.对着会幕安营(2)
(2)安营的分布
(3)行军的顺序(34及参见10﹕14 - 28)
3.有关利未人的条例(三 ~ 四﹐八﹐十八章)
(1)利未人的特殊身份
(2)利未人的特殊职任
a.是神赐给亚伦家的赏赐 -- 服事亚伦家(3﹕6﹐8﹕19)
b.办理会幕的事(3﹕7-8﹐8﹕15﹐19)
c.为以色列人赎罪(8﹕19)
(3)利未人职任之分配(3﹕21-39﹐4﹕1-34)
a.革顺子孙的职任(3﹕21-26﹐4﹕21-28)
(a)在帐幕后(西边)安营(3﹕23)
(b)负责看守及扛抬帐幕﹐罩棚及盖﹐会幕的门帘﹐院子的帷子﹐门帘及绳子等
b.哥辖子孙的职任(3﹕27~32﹐4﹕1~20)
(a)在帐幕的南边安营(3﹕29)
(b)负责看守及扛抬约柜﹐桌子﹐灯台﹐两座坛及圣所内使用的器皿,帘子及一切使用之物
(c)扛抬圣物的特殊讲究(4﹕1~20)
?包裹圣物的要求(4﹕1~14)
?扛抬圣物的要求(15~20) -- 三个会致死的规定
i.不可摸圣物(15)
ii.各人办所当办的﹐抬所当抬的(v19)
iii.片时不可进去观看圣所(v20)
c.米拉利子孙的职任(3﹕33~37﹐4﹕29~33)
(a)在帐幕北边安营(3﹕35)
(b)负责看守及扛抬竖板﹐闩﹐柱子﹐卯座﹐橛子﹐绳子
d.亚伦家(3﹕38)
(a)在帐幕前(东边)向日出之地安营
(b)负责看守圣所﹐替以色列人守耶和华所吩咐的
(4)利未人的数点(三﹑四章)
a.特特属 神﹐不能与百姓一同数点(1﹕47~49)
b.有特别独立的数点
c.不只一种的数点
(a)凡是一个月以外的男子(3﹕15~51) -- 为了替代以色列头生的
(b)卅岁至五十岁的男子(4﹕46~49) - 为了在会幕中任职
P.S. -- 25岁以外就要前来任职﹐学习办理会幕之事(8﹕24~26)
(5)利未人的洁净条例(八章)
a.选召 -- 从以色列人中选出利未人(5)
b.洁净(v7)
c.献祭(v8)
(a)赎罪祭 (b)燔祭 (c) 素祭
d.献利未人(9~18)
e.尽职责
(a)办耶和华的事(v11)
(b)办以色列的事(v19)
?为以色列赎罪(v19)
(6)祭司与利未人的职份与福份(十八章)
a.祭司们的赏赐
(a)祭司职任本身就是赏赐(7)
(b)利未人(4~6)
?祭物(8~17)
(d)利未人的十一奉献(26~30)
(e)神自己(v20)
b.利未人的产业
(a)利未人的职任本身(v23﹐v4)
(b)以色列人出产的十分之一(21~24)
?神自己是他们的产业(v4﹐书13﹕33)
4.洁净的条例(五章)
(1)凡不洁者﹐屏诸营外(1~4) -- “…免得污秽他们的营﹐这营是我所住的”
(2)凡犯罪者﹐须为罪负责(5~10)
a.干犯神 -- 献祭赎罪
b.得罪人 -- 如数赔还外加 1/5
(3)疑妻行淫之处理(11~31)
5.拿细耳人条例(六章)
(1)立拿细耳人条例的目的(1~2)
(2)拿细耳人的条例
a.三个特别要求
(a)远离清酒与浓酒(3~4)
(b)不可剃头(5)
(c)不可摸死亡(6~8)
b.离俗期间被玷污的处理(9~12)
c.满了离俗日子的条例(13~21)
(a)献祭(13~17) -- 燔祭 + 赎罪祭 + 平安祭 + 奠祭
(b)剃离俗的头(18)
(c)献摇祭与举祭(19~20)
(d)可以喝酒
(3)拿细耳人的历史(补充)
6.会幕建立后各族长献礼(七章)
(1)献礼时机 -- 摩西立好帐幕并抹膏分别为圣之后(1﹐88)
(2)奉献者 --十二支派都献相同的礼﹐由各族长代表献上
(3)献礼方式 -- 每天一个首领来献供物﹐共12天
(4)奉献内容
a.献给利未人办事用的篷车与公牛
(a)每两位首领奉献一辆车
(b)每位首领奉献一只公牛
(c)革顺子孙 -- 得两辆车﹐四只牛
米拉利子孙 -- 得四辆车﹐八只牛
哥辖子孙 必须以肩抬圣物﹐所以没分给他们
b.献坛的礼
(5)重复记载之属灵意义(补充)
7.守逾越节(9﹕1~14)
(1)时间 -- 出埃及地以后第二年正月14日黄昏的时候
(2)方式 -- 按着这节的律例典章而守
(3)例外 -- 2/14 的特殊用意
(4)推辞不守节者必剪除(13)
(5)外人寄居者可同守
8.云柱﹑火柱与百姓的关系(9﹕15~23)
(1)悦纳百姓(15﹐出40﹕34~35)
(2)覆庇百姓(15-16﹐出14﹕19-20﹐24)
(3)引导百姓(17-23﹐出40﹕36-38)
9.制银号并定其用法(10﹕1-10)
(1)银号的制法(2)
(2)银号的目的
(3)银号的用法
(4)吹银号的要求
10.摩西岳父求去(10﹕29-32)
二、由西乃山到迦底斯巴尼亚(10﹕33 ~十四章)
1.自西乃启程(10﹕11~13﹐33~36)
(1)因神动才动(11)
(2)乃“按站”往前行(12)
(3)约柜与百姓的特殊关系(33-36)
a.为百姓寻求安歇之处
b.约柜起行时
c.约柜停住时
2.他备拉百姓发怨言受惩(11﹕1-3)
(1)起因
(2)神的反应
(3)摩西的反应
(4)结果
(5)属灵教训
3.基博罗哈他瓦事件(11﹕4~35)
(1)事件起因
(2)神的反应
(3)摩西的反应
(4)结果
(5)属灵教训
(6)插入 -- 招七十位长老辅助摩西(16-17﹐24-30)
4.米利暗与亚伦毁谤摩西受管教(十二章)
(1)事件背景
(2)神的反应
(3)亚伦与摩西的反应
(4)结果
(5)属灵教训
5.摩西遣探窥美地(十三~十四章)
(1)探地的原因(1﹐申1﹕19-46)
(2)探地的人 --各支派的族长
(3)探地的内容(17-20)
(4)探地的时间 -- 40天(25)
(5)探地的结果 --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…然而…
a.10个探子的恶信
b.迦勒与约书亚的信心劝勉
(6)百姓的反应
(7)迦勒﹑约书亚的反应
(8)神的保护与干涉
(9)摩西的祷告(13-19)
(10)神的回应
a.垂听摩西的祷告
b.赐迦勒﹑约书亚特别的应许(24﹐30﹐38)
c.对百姓的审判
(a)对探子
(b)眼前的审判
?未来的审判
(11)百姓对神审判的反应
(12)属灵教训
三、卅八年旷野漂泊(十五~廿一章)
1.圣别条例(十五章)
(1)献祭之例(15﹕1-31)
a.有关燔祭﹑平安祭﹑素祭﹑奠祭条例(1-13)
b.有关外人献祭条例(14-16)
c.有关举祭条例(17-21)
d.有关赎罪祭条例(22-31)
(2)犯安息日者的处置(32-36)
(3)衣裳上的蓝细带子(37-41) -- 神子民属天的分别记号
2.可拉党叛逆(十六章)
(1)参与叛逆者(1-2)
(2)叛逆的原因(3)
(3)摩西的反应(4-11)
(4)叛党的态度(12-14)
(5)摩西的求告与处理(15-19)
(6)神的反应与审判(20-40)
a.可拉党被地吞吃
b.250位首领被火烧灭
(7)百姓不知悔改致遭瘟疫(41-50)
a.因摩西﹑亚伦代求疫灾才止住
b.百姓死了一万四千七百人
(8)属灵的教训
3.复活权柄的明证(十七章)
(1)神特别的要求(1-7)
(2)神特别的显明(8-9) -- 亚伦的杖发芽开花
(3)神特别的教育(10-11) -- “作记号…使怨言止息”
(4)百姓的硬心(12-13)
4.祭司与利未人的职份与福份(十八章) -- 见(壹)之(三)(F)
5.除污秽的水(十九章)
(1)除污秽水的作法
(2)除污秽水的用法
(3)除污秽水的适用对象
a.接触死尸者
b.接触受死亡沾染过者
(4)属灵的教训
6.卅八年漂泊之后期(廿章)
(1)米利暗卒(1)
(2)在迦低斯因缺水而争闹
a.百姓的埋怨(2-5)
b.摩西因击打盘石而干罪(6-13﹐诗106﹕32-33)
(3)以东人拦阻以色列人﹐不许其过境(14-21)
(4)亚伦卒(22-29)
7.由何珥山到摩押平原(廿一章)
(1)何珥玛之役(1-3)
(2)火蛇的审判与铜蛇的拯救(4-9)
a.受审的原因 -- 心中烦躁﹐怨讟神和摩西
b.埋怨内容(5)
c.审判过程(6-7)
d.神的救法(8-9)
e.属灵教训
(3)比珥井的见证(16-20)
(4)连败亚摩利和巴珊二王(21-35) -- 除去一切前进拦阻
四、摩押平原(廿二 ~ 卅六章)
1.巴勒召巴兰(廿二章)
(1)背景(1)
(2)召巴兰的原因(v2-6)
(3)召巴兰的过程
(4)神对此事的态度与反应(9-12)
(5)天使阻拦巴兰(21-35)
(6)巴兰险被击杀的原因(彼后2﹕14-16﹐犹11﹐申23﹕5﹐启2﹕14﹐民31﹕8)
(7)巴勒迎见巴兰
2.巴兰的四次歌诗
(1)巴兰第一次的作诗(23﹕8-10) -- 歌颂神的子民
a.是蒙福﹐蒙爱的子民
b.是被分别出来特特属 神的子民
c.是强大且极其兴盛之民
d.是满了生命见证之民<巴勒的反应> (23﹕11-14)
(2)巴兰第二次的作诗(23﹕19-24) -- 歌颂神子民蒙福之因
a.神的信实与大能
b.神的救赎与赦免
c.神的同在与掌权
d.神的带领与护庇<巴勒的反应> (23﹕25-30)
(3)巴兰第三次的作诗(24﹕5-9) -- 歌颂神子民所蒙之福
a.是特别令人羡慕的子民
b.满了丰盛生命的见证
c.福杯满溢﹐成为众人的祝福
d.国势兴盛﹐胜过众仇敌
e.伟大的神及其后盾与倚靠<巴勒的反应> (24﹕10-11)
(4)巴兰第四次的作诗(24﹕17-24) -- 预言诗﹐基本上分为三段
a.预言弥赛亚的降临与得胜(17-19)
b.预言邻国列敌的倾覆(20-22)
c.预言敌基督的出现与沉沦(23-24) <巴勒的反应> (24﹕25)
3.百姓陷巴兰网罗 -- 在什亭犯罪遭惩(廿五章)
(1)巴兰的诡计 -- 将绊脚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(启2﹕14)
(2)百姓陷入网罗(1-2)
a.仇敌的诡计
b.百姓的责任
(3)神的忿怒与惩置(3-5﹐9)
(4)危机中的转机
a.非尼哈的忌邪之心(6-11)
b.神的反应
(a)瘟疫止息(9)
(b)怒气止息(10-11)
(c)与非尼哈立平安之约(12-13)
(d)命摩西击杀米甸人(16-18)
(5)西缅支派的失败(14-15)
(6)属灵的教训
4.再度数点百姓(廿六章)
(1)数点的背景(1﹐3﹐63)
(2)数点的标准(2﹐4)
(3)数点的目的 -- 为着承地为业(52-56)
(4)数点的结果(5-51)
(5)利未人的数点(57-62)
(6)此次数点的特点(64-65)
5.西罗非哈之女求产业(廿七 1-11﹐卅六章)
(1)西罗非哈的众女儿请求得地为业(27﹕1-4)
(2)摩西的求问与神的允准(5-11)
(3)众族长们对产业的关切(36﹕1-4)
(4)摩西的定规(5-9)
(5)西罗非哈众女儿甘心顺服一切安排(10-12)
6.指示摩西将归列祖(27﹕12-14)
7.立约书亚承继摩西职份(27﹕15-23)
(1)摩西的美好灵性
(2)约书亚 -- 蒙神拣选﹐新一代的领袖
8.献祭条例(廿八~廿九章)
(1)每日(Daily)当献祭之祭(28﹕1-8)
a.献祭时间 -- 早晨﹐黄昏各献一次
b.献祭内容
(2)安息日(Weekly)当献之祭(28﹕9-10)
(3)月朔(monthly)当献之祭(28﹕11-15)
(4)每年(Annually)几个重要节期当献之祭(28﹕16 - 廿九章)
a.逾越节当献之祭(16-25)
(a)时间
(b)内容
(c)意义
b.七七节(五旬节)当献之祭(28﹕26 -31)
(a)时间
(b)内容
(c)意义
c.吹角节当献之祭(29﹕1-6)
(a)时间
(b)内容
(c)意义
d.赎罪日当献之祭(29﹕7-11)
(a)时间
(b)内容
(c)意义
e.住棚节当献之祭(29﹕12-40)
(a)时间
(b)内容
(c)意义
9.许愿之例(卅章)
(1)许愿原则(1-2)
(2)本章主要通用对象与范围 -- 女子
(3)本章主要属灵教训
10.戮米甸人(卅一章)
(1)报仇(1-12)
a.为以色列人报仇
b.为耶和华报仇
c.杀巴兰
(2)得胜之后
a.不给仇敌留地步(13-18)
b.洁净兵丁与掳物(19-24)
c.均分掳物(25-47)
(a)1/2归打仗兵丁﹐其中1/500归祭司
(b)1/2归会众﹐其中1/50归利未人
d.献掳物﹐归荣耀给 神(48-54)
11.流便﹑迦得二支派求业于约但河东(卅二章)
(1)想留约但河东之因
(2)所提之要求
(3)摩西的提醒与嘱咐
(4)结果
a.短期上
b.长期上
(5)属灵教训
12.数点百姓脚踪(卅三章)
(1)数点脚踪的重要意义
(2)整个行程的主要特点
(3)从兰塞到摩押平原
13.神对摩西最后几次的晓谕(33﹕50 - 卅五章)
(1)重述进入迦南地的使命(33﹕50-56)
a.赶出那地居民(52﹐55-56)
b.除灭一切偶像(52)
c.承受产业(53-54)
(2)定出迦南地的界限(34﹕1-15)
a.迦南地的明确界限(34﹕1-12)
b.河东支派不在其内
(3)拣选负责分地之人(34﹕16-29)
a.祭司以利亞撒
b.嫩的儿子约书亚
c.每个支派中的一位首领
(4)嘱咐以色列人要分别城邑给利未人(35:1-8)
a.从各支派地业中分些城邑归未人-- 使利未人得以散居各地﹐教导百姓律法与事奉
b.共48座城归利未人
c.有6座为『逃城』-- 3座在河东﹐3座在河西
d.利未城分布的原则-- “人多的就多给﹐人少的就少给”(8)
e.城邑的特点
(5)设立逃城及使用条例(35﹕9-34)
a.设立逃城的目的
b.逃城使用条例
(a)进城资格 -- 纯因“误杀”才得逃入
(b)出城时机 -- 直到受圣膏的大祭司死了
c逃城的分布(申19﹕1-13﹐书廿﹐廿一章)
d.基督永是我们的逃城
―― 于宏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