献祭条例被安排在书首,藉此说明其重要性。
1.    各祭物的特征与献祭规条
1:1-6:7  讲述对百姓的要求。
6:8-7:38讲述对祭司的要求。
「祭物」(原文 qorban)一词的意思是「礼物」或「摆上近前来的」意思。献祭因此人就近神的途径。
祭物名称          目的          祭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血的用途、祭物的处理
燔祭(1:3-17;6:8-13)一般性的赎罪  雄性
无残疾          祭司洒祭牲的血在祭坛四周。
牲口或鸟            祭牲完全烧在坛上其皮归祭司。
素祭(2:1-16;6:14-23)
(通常与其他祭同献)   向神谢恩        细面/饼/初熟  
之果,抹上油        只烧一把 (乳香全烧 ),乳香。
加一把盐。      祭司及儿子吃剩下的。
无酵、蜜。
平安祭(3:1-17;  向神谢恩
7:11-21,28-38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雄或雌牲口      祭司洒血在祭坛四周。
感谢祭          为所蒙之福  无残疾          有脂油部份烧上。
许愿祭          为特许愿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其余给祭司和献祭者
甘心祭          自发的感恩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祭者及家人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
赎罪祭(4:1-5:13; 为个别无意犯
6:24-30)         之罪赎罪。  祭司、会众:公牛    弹血在圣所幔子、
领袖:公山羊        抹血在香坛角、血倒
平民:母山羊或  在香坛角、血倒在祭
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绵羊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坛角。
贫者:两鸟或面粉    有脂油部份烧上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以上牲口是无残疾
  除了为祭司和会众赎罪的)
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祭师可吃用,但要在会幕的
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院子内吃。
赎愆祭(5:14-6:7; 为无意犯之罪
7:1-7)           赎罪,      没有残疾公绵羊。    血洒在坛的四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又要作出赔偿。  
祭司在圣所吃肉,
有脂油部份烧上
2. 献祭仪式的步骤
    献祭有六个明显的步骤,是所献祭者必须遵守的。  
2.1. 献祭者领祭物至会幕门口。
     - 神指定的地方献祭
     - 人与祭物都要蒙神悦纳(何6:6;弥6:8;摩5:21)
     - 「供物」的原文是qorban(可7:11译「各耳板」),其动词的意思是「近前来」。
     - 祭物多是没有残疾(彼前1:9,22;来9:14)。
2.2. 献祭牲者按手在祭牲上。
     - 「按手」是用力的靠着,有两个可能的意义:
       (1)「代替」(民8:16,18)
       (2)把罪迁移至祭牲身上(利6:18)
     - 献祭者很可能在此时祷告或说明献祭的因由(诗20:3;40:6;51:16)
2.3. 献祭者杀祭牲(1:5,11,15;3:2;13;4:5-7)。
    (以上的三个步骤(2.1.─2.3.)在各祭中是相同的,以下的却会因祭物而有不同)   
2.4. 洒血。
     - 血代表生命(利17:11)
     - 不同的洒血或涂抹血的地方
2.5. 烧祭物。
2.6. 吃祭物。
3. 各祭的意义
3.1. 燔祭(原文是'olah「升上去」;希腊文holocaust是「完全烧尽」)
     a. 祭物完全烧在坛上。
     b. 祭性的价值可按各人的心愿或经济能力。
     c. 没有残疾的祭牲代表要把最好的献给神。
     d. 连续不断献上的祭(利6:8-13;出29:38-46)。
     e. 目的─一般性的赎罪(「赎罪」一词的基本意义是「付赎价」或「涂抹」)
        - 代表人对神的完全奉献。
     f. 新约的教导─没有直接提及燔祭;但有不少经文以献祭比喻基督为我们赎罪 (可10:45;彼前1:18-19;来7:27)。信徒今日仍有当献的祭(罗12:1-2;来13:15-16)。
3.2. 素祭
     a. 本身的基本意义是「礼物」(参创32:18;43:11;士3:15;撒下8:6),在利未记书内,minhah是一个专有名词(「素祭」),但其他旧约经文的用法,包括素祭和牲口的祭都是minhah。这祭是多与其他的祭同献,若与燔祭同献,它的意义也是赎罪。利2:14指出一个献素祭的场合是初熟果子收成时,向神表 示感恩(参申26章)。
     b. 祭物是植物,或是生的(2:1-3),或是煮熟的(2:4-10)。
     c. 要加上油、乳香和盐(2:13)。
     d. 大部份的祭物是给祭司(6:15-16)。
     e. 素祭可代表人的工作成果献给神(即信徒的事奉);也是人对神的工人的生活供应(参罗15:16;林前9:13-14)。
3.3. 平安祭(3:1-17;7:11-34;19:5-8;22:21-25)
     a. 祭牲包括公或母的牛、羊或山羊。
     b. 三类平安祭:甘心献(7:16-18)、许愿祭(7:16)、感谢祭(7:12-15)。
     c. 祗有脂油部份烧在坛上(参诗36:8;赛55:2)。
        - 胸和右腿给祭司(7:28-34)
        - 献祭者、他的家人和遇上的利未人享用其余的祭肉
     d. 象征神与人相交(NIV英译是fellowship offering);同时吃肉的筵席比喻人享受神的赐予,没有新约经文提及平安祭,但平安筵席的意义是与主餐相近。
3.4. 赎罪祭
     a. 是规定人犯罪必须献的:为误犯的罪(4:1-35);疏忽遗忘去行而生的罪(5:1-13);也为长期的不洁净(14:19;15:15)。 (人若故意犯罪,是否能藉赎罪祭得赦?(参民5:6-8)
     b. 特点:- 不同身份的犯罪者献不同价值的祭牲,最廉宜的祭是素祭(5:1-13, 1/10伊法=2.2公升)。
        - 祭牲的血因犯罪者身份弹在不同地方(仪式中最重要之一步)。
     c. 目的:「必蒙赦免」。 
     d. 新约的引用:- 彼前1:2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 来9:12-14;10:19-22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- 约壹1:7信徒要不断「洁净」自己的罪
3.5. 赎愆祭(利5:14-6:5;14:10;19:20-22;参民5:6-10;6:9-12)
     a. 罪是亏欠神或人(参赛53:10)。
     b. 除了赎罪,更要作出赔偿(外加1/5)。
     c. 新约没有直接提及此祭,但强调彼此不可亏负,影响个人与神的关系(太5:23-24,6:1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