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位先知所见异象的内容,移出圣所和它的祭司,而到复兴之圣地的土地划分。就整个土地和在各支派中分配,在四十七至四十八章中有更详细叙述;此处只考虑一部分的土地,就是圣殿和圣城的所在地。以西结受到特别的吩咐,在分配复兴的土地时,有一份要直接归给耶和华,其余的要分给百姓。
在这一段经文里面,说明这一份土地的面积,约为六十四平方英哩(二五○○○肘约为八英哩);作为圣殿的规量,土地的方形,象征圣殿的完美。这个区域还要按照东西界线,再分成三份。北边一块狭长的土地,约为廿五平方英哩,要归与在圣殿服事的利未人。南边的那一块(即三块地中间的),面积与北边的相同,要归与祭司,同时也作为圣所的所在地(座落在狭长的土地范围之内,四围比较狭小)。最南边的一块土地面积较小,只有北边土地的一半(约为十二点五平方英哩),是属城的地业,为整个的国家所有。东西有六十四平方英哩的那个区域,要归王为业;北边和南边是分给各支派的土地。(归王为业的土地,接 有一个重要说明:过去有许多王征收别人的土地,但在那个重建的国家中,必不再征收。)
对于圣地之复兴和分配,所作的全部叙述,都是在异象的情景中。这位先知显然思念他实际的故土,他叙述的,可以称为空中楼阁似的地理。实际上圣殿一定是在圣城(北边)的外面,座落在一个不同的狭长地带。然而这个异象中的象征,具有重大的意义。它象征一个最完美的构造:整个的地方,乃是完美的正方,非常适合献给上帝。但更重要的是,这一条狭长的土地,只是回想一个更大的地理环境。从亚伯拉罕和摩西的日子开始,选民就一直盼望拥有自己的土地。他们曾一时得地为业,虽在以西结的那个时代,得地为丛的岁月已成为过去。但是在他们仍然过 被掳的生活时,那些百姓盼望重回他们的故土。属于百姓的那片土地,稍后要在异象中叙述(四十七至四十八章);这位先知首先提醒百姓,上帝的地业,位于圣地的中心。他们所得的地业,乃是上帝的恩赐;中间这块神圣之地的出现,只是一种提示,是上帝先将那地赐给他们,并使那地的出产,可以成为维持生命的必需品。
由于上帝的地业,是位于以色列的中心,所以上帝的同在,在每一个人生活中也必居中心。因为整个土地的重要性,乃是在中间;在那块狭长地带的中央为圣所,象征上帝的同在。在我们自己的生活领域和品格方面,不论是如何的不同,但都需要一个焦点:承认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。
在前段结束的几节经文里面,曾论到归王为业的土地,为这一段圣经,就是在复兴的土地上,关于王的本分的定例,提供一道桥梁。开头的经文(9节)为了解整段的意义定下范围:过去以色列国的王,常常滥用他们的权柄,他们利用暴力和压迫的手段,来达成他们的目标;并从百姓手中,收回他们的土地。在以西结所见的异象中,在复兴的土地上,乃有一个王室,但必须依照公平和公义的原则,执掌王权。
(一)首先,这位王必须负责制定国家标准的度量衡。十至十二节所叙述的,干的和湿的量度,过去在不讲道德的商人手中,曾作各种的滥用。例如,卖食物的时候,用轻的量器,因此买的人就得不到应得的分量。然而同一个买主,卖东西给商人,这商人就使用重的量器,这样他为物品所付的金钱,比实际的为少。阿摩司和其他的先知都曾谴责古时以色列人的习俗。甚至考古学家也举例证明这个问题:有铭刻的量度,已在以色列地被挖掘出来,但是那相同的刻度,重量往往不同。由于在未来的社会中,对于货物的补充和供应,必有一个基准,就是各种买卖都要诚实地进行交易;这也都是王的责任,保证建立公正的标准。
因此,在这几节经文里面,一个复兴圣地的伟大异象,突然变为狭窄,集中在度量衡的问题上。然而这位先知所关注的,乃是人间的公平。就量度精确的问题,它的本身,显然并不重要,但造成不公平的基础的建立。富而强者,剥削贫而弱者,一个社会中分成『有钱的』和『没有钱的』。这位先知所关注的,并不是这等财富的理论问题,乃是更基本的公平问题。只要不公平的事情盛行,社会就无法兴盛。这位先知所豫期的社会,必以公平为特性,对于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,更是如此。不论在任何国家,一个公正的社会,必然关切这一类的细节问题,例如,度量衡的标准,和公平交易等,而这正如先知在异象中所见到的。
(二)国王也必须回应百姓所作的献祭(13-17节)。首先,百姓应当献祭,各种供物的数量,都特别加以说明。以后又立定程序;百姓先将供物献给王,反过来王的本分将是豫备献祭必需的物品,并在圣所中维持敬拜的一切礼仪。
正如这位先知所觉察的,这几节经文提供一个完美的人生。献祭和供物,都是为以色列人赎罪,以便保持与上帝的关系。然而提出这等供物的能力,乃是上帝直接赐给 百姓五谷和牛羊的结果。向上帝奉献的能力,总是根据上帝先前所给人的恩赐。只有从 所提供的,我们才能够回报最高的赐恩者。在回报的行为中,我们继续不断的被提醒,上帝与人之间,需要恢复并保持正常的关系。将上帝所赐给我们的东西,回报上帝一部分,并不是愚昧。 不需要任何东西,可是我们必须奉献,部分是因了解人生的主要意义是施与;部分是要消除我们所有的乃是凭 我们自己力量所获得的错觉。
因为事实已经证明。当被掳时代结束之后,在那个重建的社会中,不会再有一个王室,那么以西结这样特别提及此事是否错了。但是在这个伟大的异象中,以西结所传的主要信息,都是相当中肯,不论以色列是否有王,现在这个问题,依然是切中时弊。
关于圣所使用的定例,在这一部分异象中继续加以说明。其中包括短短的三段;每一段都写得非圣殿的洁净与敬拜常简明,并以普通的知识为前提,论到宗教的仪式和节期。
(一)圣殿的洁净(18-20节)。祭坛的洁净,已在前面叙述(四十三18-27);就整体而论,现在圣殿使用的程序,大都相似。但是前者乃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此处所描述的似乎已成规律,每年都要举行庆祝。在新年要作特别的献祭;祭牲的血要涂抹在圣殿周围一些特殊的地方,象征完全洁净。在一年的中间,就是七月初,有一个类似的程序,远要举行一次。
(二)守逾越节(21-24节);这个古老而重要的宗教节期,乃是以色列人回应脱离埃及为奴之地,得蒙救赎的日子。在重建的圣殿中,他们必须继续遵守。王要负责收取十分之一和先前已经说明的各种奉献(四十五9-17),要豫备祭牲,和守节所需要的食物。这个节期将在未来重建的圣殿中举行,对于敬拜的人来说,逾越节的象征,仍然相当重要。他们过去是,而且永远是一个得蒙救赎的民族;为蒙救赎所行的记念和感恩,永远都是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特色。
(三)聚集守节期(25节)。此处所论到的这个节期,只是一个农业的节期,记念上帝所赐的收成。这个节期也必须依照王所定的条例,继续遵守。逾越节不单是回应蒙救赎,而且要永远感谢上帝所赐的食物,使我们肉体的生命可以延续。
再一次,事实已经证明,此处所说礼拜的定例,在被掳的时代结束之后,他们并没有照先知所豫见的去实行;与更深一层的意义相比,这是一个次要的问题;许多伟大的场合,总含有更深一层的意义,而且这种意义,必将延续下去。――《每日研经丛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