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圣经的方法——读圣经的要诀
第二章 读圣经的方法
在前面我们注意读圣经的人,现在我们要注意读圣经的方法。读圣经,不只要有对的人,也必须有对的方法。我们把读圣经的方法分作叁方面来看:第一,读圣经的要诀;第二,读圣经的实行;第叁,读圣经的计划。
【读圣经的要诀――搜寻】约翰福音五章叁十九节说:「你们应当查考圣经。」使徒行传十七章十一节说:「这地方的人,贤於帖撒罗尼迦人……天天考查圣经。」读圣经,第一件要作的事就是查考神的话。「查考」在原文的意思是「搜寻」。换句话说,我们要从圣经里得 甚麽,我们就要到圣经里去搜寻,好像丢了一件东西,要翻箱倒箧地去搜寻那一件东西。查考许多东西,是为 搜寻一件东西。在神这麽多的话语中,有一句话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,有一句话对我们此时此地有属灵的帮助;或者对於我们所得的启示需要一句话来解释它,需要一句话把它发表出来,或者我们要明白圣经对於某一件事已往的启示到底是怎样;我们要得 这一件东西,就要到神的话语里去搜寻。我们对於圣经要用搜寻的态度来读它。搜寻的意思就是说,不 急地、慢慢地、仔细地来读。每一句话都要读到领会了才算数。读的时候要问:这句话是甚麽时候写的?是谁写的?是写给谁的?是在甚麽情景里写的?有甚麽感觉?为甚麽写这句话?写这句话是要达到甚麽目的?我们把这些问题慢慢地在那里问,仔细地在那里找答案,一直等我们找到了我们所要的才可以。
有时候我们去读一个问题,要把新旧约有关这个问题的字句都搜寻到。要一个字、一个字地在那里查,十分仔细地,惟恐一不小心就把要紧的漏掉了。我们在神的话里面,有时候知道要找甚麽,有时候根本还不知道要找甚麽;有时候所要的是一件东西,有时候所要的是许多件。所以这一个搜寻的态度,应当非常小心,非常仔细,不可以让一个字、一句话随便地滑过去。我们要记得圣经是神的默示,默示的意思就是圣经的每一字、每一句都是神的话,都满了生命。因此,我们要非常谨慎地读它。
读圣经应该忍耐,有那一点不明白,可以等第二次再读,总要读到明白。如果神第一次就给我们光照,我们就能看见,感谢神。如果神第一次不给我们光照,我们没有看见,那我们还需要有第二次、第叁次,甚至於一直到一百次仔细的搜寻。我们读圣经遇见有不明白的地方,不必焦急,不必勉强用脑力去想它,去领会它,不要勉强地去求光。用头脑想出来的东西,不是灵所阿们的;用头脑找出来的道理,是灵所恨恶的;所以不要用头脑在那里读神的话。要忍耐,要慢慢地搜寻,等候有一天神的时候到了,他就给我们看见。
许多人有一个很大的缺点,就是他们不是自己到圣经去搜寻,而是去读别人所说的话。我们要知道,不管别人所能给我们的帮助有多少,但总得自己去读,总得自己去查考。我们不可以自己不读圣经而一直盼望从别人身上去得帮助。一面我们不轻看先知讲道,我们必须有先知的讲道和别的职事的彼此帮助,可是另一面圣经总得自己读,不可以只接受别人的话而自己不读。
【背诵】保罗对歌罗西人说:「当用各样的智慧,把基督的道理,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」(西叁16)。要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地藏在心里,最少就得背诵神的话。固然,背诵神的话,不一定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,但是,不背诵神的话,就一定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。人如果光用头脑在那里背圣经,心没有接受,心在神面前不是敞开的,不是一个顺服、温柔的人,那麽他虽然背诵了,也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。人如果以为他只要作一个温柔的人,只要作一个顺服的人,只要作一个向神敞开的人,只要作一个肯接受的人,而不背诵神的话,那他也同样不能把神的话藏在心里。
保罗对以弗所人说:「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,施比受更为有福」(徒廿35)。要记得主的话,就要背它,不背就不能记得。主耶稣在地上也背圣经。他能随时引用申命记里的话去应付撒但的试探。他到拿撒勒进入会堂,他能立刻把以赛亚书打开来,把他从神面前所受的命令、所受的差遣说出来。可见我们的主是一个熟读圣经的人。我们就更当如此,要仔细地读,认真地背。不然的话,读了多少,忘了多少,就没有甚麽用处。特别是青年人,一面要用搜寻的态度在那里读,另一面要记得它,背熟它。我们在得救之後的头几年中,就应该好好地背圣经。有许多地方的圣经需要背。像诗篇二十叁篇、九十一篇,马太福音五章上六章、七章,约翰福音十五章,路加福音十五章,哥林多前书十叁章,罗马书二章、叁章,启示录二章、叁章等等,都需要背。记忆力强的人,也许一天能背十几节;记忆力差的人,也至少可以背一节。只要每天花五分钟、十分钟好好地读一节,一面搜寻,一面记住,那麽,像加拉太书,像以弗所书,约六个月就可以背完,像腓立比书,约四个月就可以背完;像希伯来书,约十个月也可以背完;就是福音书,如果多花一点功夫,像约翰福音,约十八个月也可以背完。青年的弟兄姊妹,如果一开始就好好地读圣经,每天至少背一节,那麽,新约中主要的圣经,差不多在四年中就都能背得出来。上面所说的进度,是就记忆力较差的人而言。记忆力较强的人,还不需要那麽多的时间,还能背得快些。即使记忆力很差的人,如果在头四年之中,至少一天背一节,那麽对於新约圣经的认识,也能有一个很好的根基。
我们在神面前如果心是敞开的,态度是温柔的,那麽背圣经就相当容易;如果常常思念主的话,那麽背诵圣经就很容易。我们一有空的时候就背圣经,那就能把基督的话丰丰富富地藏在我们心里。我们里面若不藏 圣经的话,圣灵要对我们说话就非常困难。每一次神给我们启示,往往都是应用圣经的话。我们不记牢圣经的话,启示就不容易出来。所以在心思里应该藏有圣经的话。背圣经不是为 背圣经,背圣经乃是为得 启示作预备。圣经记得熟,记得多,就容易得 启示、光照,容易让圣灵在灵里多说话。所以我们要多花一点功夫去背圣经。并不是背大意,乃是背字句。必须背得准确,不可模糊。
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几处圣经之外,其馀要紧的地方,也要把它们联合起来好好地背诵。像以色列人所走的路程,是很要紧的,以利沙跟以利亚所走的路程,保罗传道的路程,彼得传道的路程,也都是很要紧的,最好能把它们背出来。还有主耶稣在犹太地的工作经过多少地方,在加利利的工作经过多少地方,如果把它记住,就能把福音书中说到主的工作的部分读得相当清楚,因为主的工作分两大类:一类是在犹太地的工作,一类是在加利利的工作。还有像利未记的七个节期、六个祭,我们都可以花一点功夫去背诵。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。我们背熟之後,就能多看见一点神的话语所包含的是多麽丰富。还有,像以弗所书里面保罗两次的祷告,和十次提起关乎圣灵的事,如果能背得出,也是相当好的事。诸如此类的圣经节很多很多,我们总要把它们记住。重要的经文要一章一章地背,零碎的要一节一节地背。此外,圣经六十六卷的次序也应当背熟。
【比较】光是搜寻和背诵还不够,还得把几处地方的圣经拿来作比较。
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二章里说到属灵的事和属灵的人,我们把属灵的事与属灵的人拿来比较,就能有所看见。
诗篇叁十六篇九节说:「在你的光中,我们必得见光。」所以,并不是有光就够了,乃是要有两个光才能解决,是从这个光引我们到那个光。光在圣经里是互相成全的。
彼得後书一章二十节说:「经上所有的预言,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。」我们很容易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预言不可按人的私意来解说。可是按 彼得的话的文法,乃是说:预言不可随「它」的私意来解说。是「它」,不是「他」。假定这句话的意思是预言不可以随 读的人的私意来解说,那就彼得讲得很幼稚,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凭私意来解说神的预言,这是一般基督徒都知道的,彼得可以不必再说了。其实彼得不是这个意思。彼得所说的私意,就是本处的意思。彼得说预言不可随预言的私意来解说,是因为预言有它本处的意思。换句话说,神不是在一个地方将他的话都说完了。先知书里告诉我们,神的话是这里一点,那里一点(赛廿八13)。因此,一切读圣经的人,都不可光按 本处的意思来解释。如果单凭 本处的意思来解释预言,那就是凭 私意解经。例如:我们读但以理书九章,就不可以单凭 但以理书九章来解说。再如读启示录十叁章,也不可以单凭 启示录十叁章来解说,如果只按 但以理书九章或启示录十叁章本处的意思来解说,那就叫作私意的解说,那就违背了解释预言的律。
神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一个原则,就是读一处圣经必须和别处比较,不可以单凭本处的话。我们有了一处圣经的教训,就要注意到别处去寻找解释。这是非常紧要的事。基督教内异端的产生,多数是由於只抓住一两节圣经,而没有去寻找所有有关的圣经。撒但也曾引用几节圣经,但是撒但是用它们去试探人。我们要记得,凡多有比较,就少有私意。我们读一节圣经,如果能够找出十节圣经来比较,那就可靠得多,如果找出五节圣经来比较,那也好,不过有五节总不如有十节好。比较得越多的就越好。如果只有一节,那就要小心,不要随便把很大的东西建造在上面;否则会发生危险,因为光有一节不大可靠。读圣经需要比较,不可单单按 本处来解释,必须有别处圣经节的合作才行。
例如:启示录十九章,主从天上降临来争战的时候,吐出口中的利剑,把所有的仇敌都灭了。如果光按 本处来解释,就会说主的口中有一把剑,甚至於会说这一把剑很快、很利、很亮等等。但我们读到这里,如果注意到圣经不可光按 本处的意思来解说,那我们就得去寻找「口中的利剑」到底是甚麽东西。找到以弗所书六章十七节,就看见这利剑是指神的话。
再说马太福音二十五章的十个童女到底是谁,必须找到哥林多後书十一章二节,才知道童女是指教会说的。(哥林多後书说一个,是指合一的教会;马太福音说十个,是指各人在神面前负责。「十」是两个「五」合成的,「五」是人在神面前负责的数目。)这种比较的读法,能给我们许多亮光。
还有,旧约和新约的比较,也是紧要的。如果我们能找到神在旧约里说话说到甚麽地步为止,神在新约里说话说到甚麽地步为止,我们就看见:神的话是进步的,启示的话是进步的。有许多话,旧约里有,新约里也有,例如启示录,要知道没有但以理书就没有启示录,但是,比较起来,启示录比但以理书进步多了。或者把启示录二章、叁章和马太福音十叁章来比较,把启示录四章、五章和腓立比书二章来比较,把启示录六章和马太福音二十四章来比较,再下去就可以把但以理书带进来比较。彼此比较,彼此解释,就能够看出从前所看不到的地方。
还有,四福音也可以拿来作比较。有的事情四卷福音书都说到,有的事情并不是每一卷福音书都说到,这里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。例如:马太没有说到主耶稣升天,只说到复活为止;马可就说到主耶稣升天;路加也说到主耶稣升天,并且说到圣灵降临;约翰就不提起主耶稣升天,只是说主要来。四卷福音书末了的记载不一样。我们就要问,为甚麽不一样?我们若是去找,就会找出:马太说主在地上继续作王,所以没有说升天;马可说主是神差来的仆人,回到神那里去,所以说升天;路加说到得荣耀的人,所以说升天,并且说到圣灵降临;约翰说主是仍旧在天、仍旧在父怀里的独生子,所以不说升天。每一卷福音书都有它的特点,要比较了才看得出。
【默想】约书亚记一章八节和诗篇一篇二节都告诉我们,人对於主的话应该常常地默想,继续地思想。我们在平常的时候(不只在读圣经的时候),也应该常常在那里默想主的话,学习让我们的思想变作圣经的思想。要在读圣经的时候,和不读圣经的时候,都一样地默想。像罗马书八章六节所说的「圣灵的思想」(「体贴圣灵的」照原文应译作「圣灵的思想」),意思是思念灵,念念不忘地思念灵,贯注灵。在原文里的意思不只是思念灵,并且是有一个「灵的思念」;不只是贯注灵,并且是有一个「灵的贯注」。换句话说,思想总是一转就转到神的话上面去。不管在甚麽情形之下,我们的思想里就是贯注看神的话。不是用力去想它,乃是我们里面自然而然念念不忘。我们日常的思想就是读圣经的思想,不光是我们去想它的时候才有圣经,就是我们不去想它的时候,也是在圣经里,自然而然倾向到神的话里面来。
所以,默想有两方面:一方面是我们读经时候的思想,一方面是我们经常的思想。我们读圣经的时候是在那里思想神的话;就是不读圣经的时候,也得在那里运用这个经过对付的思想。不是费力地去想它,乃是圣灵会使我们想到那个思想,使那个思想成为我们的习惯。这样,自然而然我们在神面前能丰富起来了。